近年来,志丹县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,探索出一套饶有成效的“方法论”,解决农村基层党建“技术活”。
加强队伍建设有人管事。全县选派109名第一书记,每年驻村不少于220天。双河镇向阳沟村支部书记康永强说,“自从第一书记来到我们村以后,认真履行五大职责,落实‘八个一’工作要求,在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,也从思想观念上影响着我们。”
加强经费保障有钱办事。每年为每个村拨付2-4万元工作经费,实现全面保障,村干部待遇补贴每年人均2.4万元,全县109个村全部建起了村集体经济。永宁镇贺老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昌说,“与以前相比,办公经费和工资待遇都提高了,工作也有了保障,我们干事服务的信心也就更足了。”
加强村务监督有章理事。建立村务情况分析制度、村民监督工作报告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,重大事项民主决策,村务、党务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,财务公开要列出收支明细。杏河镇王崾岘村主任尤兴忠说,“以前时不时会有群众上访说村干部把这个款挪用了,把那个钱侵占了,自从按规定严格实施财务公开后,再也没有群众说长道短了。”
加强活动场所管护有地议事。投资970多万元,新建活动场所8个,维修109个,配套办公设施24个。义正镇双庙村党员李关正说,“村上有人坐班了,干部也就有了人气,还定期召集我们党员开会搞活动,感觉村部得到了有效利用。”
加强责任追究力度有责问事。强化农村基础党建工作问责制度,建立抓党建工作“三张清单”制度,加强村干部考核管理。志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牛斌说,“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观摩、明察暗访、视频督政、述职评议、动态排名五项机制,打出了推动工作的‘组合拳’,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地生根。”
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有时承事。每月5日、20日为“党员固定活动日”,明确了“三会一课”“党费收缴”“议事决策”等九大主题,推行“四通一党建”工作模式,规范基层组织生活。金丁镇王渠村党员胡志东说,“以前我们很少参加支部组织生活,自从推出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后,我们每月按点准时参加活动,让我们对党员的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。”
在采访中,志丹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屈永锋表示,志丹县坚持抓基层、打基础、明基准、强基本、建基业、筑基石,着力破解干部空岗化、集体经济空壳化、管理粗放化、场所闲置化、作用边缘化、活动随意化等难题,努力实现“六有”,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全力助推追赶超越。
【编辑:】